認真做了一整天的帳,結完帳,暑假真的就結束了。
我對記帳一直都不擅長,所以當初決定要開公司時,第一個就是找記帳士協助,還認真上了初階財務課程。果然大學通識課完全聽不懂,現在還是聽不懂,上了三次課,才稍微有點概念,數字真是我的罩門,不只財務,數學我也是完全沒輒。
這點我從小就很有自知之明,小學有一年被指派當總務股長,負責收課本錢,結果結算時少了三百多塊,只好想辦法挖撲滿補上。所以大三選上系學會會長,第一個確認的也是財務組長,而且他開出的所有條件我都同意,只要他願意幫我補上最弱的這塊。
不管再簡單的加減乘除,我都會按計算機,因為我對於數字的無力,真是到一種連自己都很匪夷所思的地步。前幾年張敬老師在我們教室辦簽書會,書一本兩百,九折賣,我直接寫一本190,活動結束後,張敬老師說錢怎麼多了,不是賣九折嗎?我說對啊,九折不是190嗎?幸好來的都是粉絲,不會在意多花十元。這種案例數不勝數,所以只要跟公司有關的錢,我一定會按計算機,還按好幾次重複確認。
除了數字,我對於專有名詞記憶能力也很弱,所以很害怕記名字,從小我最討厭的就是記伙伴名字的團康遊戲。對別人來說很簡單的數字、日期、名字,對我卻是很可怕的東西,但我卻選了一個需要記憶這些的工作,有時覺得我真的很愛給自己找麻煩,但也只能努力找方法克服了。
小時候我爸有教我專有名詞記憶法,像是把名字變成順口溜,或是把第一個字變成一串好記的文字,雖說考試的時候挺有用,可是考完我通常就會忘了。但若是「事件」,我就有辦法變成圖像記憶,很快速的連結起來,現在教孩子表達,我也都是這樣教他們,但數字我一直都找不到能把它們串連起來的方式。
不管多不喜歡作帳,還是只能繼續埋首跟那些數字奮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