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版蛙.jpg  昨天和朋友去看電影版的香水,一開始還覺得和書蠻契合的,雖然有一些破綻。
沒想到演到一半,劇情竟直轉急下。

電影裡的魚市場,讓我充分感受到作者想表達那強烈氣味的感受,也體會到了書裡葛努乙會發出第一聲驚天地哭聲的感覺。
但到了葛努乙遇上第一個女孩的地方,我皺了皺眉,因為他隨意的亂跑,遭受到責罰,但下一幕卻又出現葛努乙送皮革給香水師,這讓人覺得有些不合情理,以葛利馬的個性來看,怎麼可能再讓葛努乙出來,但這種小破綻,就不要太追究了。

可是就在葛努乙發現自己身上沒有味道時,我一個驚咋,因為旁白說「葛努乙決定回到人群,因為他要讓世人知道他是獨一無二的」。
我很不能接受。
因為這段話完全扭曲了書裡所要表達的意識型態,葛努乙是為了要逃避自己才下山的啊!
一直看到葛努乙上處刑台那一幕,我才瞭解為何那邊要如此鋪陳。
在電影中,當所有人折服在葛奴乙的香水之下開始媾和,葛努乙環顧四周,想到他殺害的第一個女孩,希望自己也能如此和他相愛,葛努乙流下眼淚,為他不能得到所愛而心灰意冷,最後回到巴黎選擇了那樣的死亡。

的確書中葛努乙不斷為無法保留第一個女孩的味道而自責,這也是他學習保存香味的動力,但是電影裡把葛努乙塑造成一個,希望被愛卻無法得到真愛的凡夫俗子,這點讓我很義憤填膺。
當初看香水這本書,我很喜歡作者對於嗅覺世界的描述,另一個部分,就是對葛努乙意識型態的塑造。
書中的葛努乙,應該是一個很自我本位的人,對他來說,擁有那些女孩的味道,就如同得到最崇高無上的愛情,味道才是葛努乙王國裡的一切,那些女孩的相貌或身材,那些一般人所覬覦垂涎的部分,反而是他不屑一顧的,這部分就我個人來看,認為作者可能有嘲諷世俗人愛美嫌醜、以貌取人的意味。
像葛努乙從出身開始就被大家所恐懼,被稱為惡魔之子,就是因為他沒有人的體味,這部分說明了,人類和狗又有什麼不同呢?也都是用味道在判別是否我之族群啊!

因此當葛努乙發現自己沒味道而逃離,是因為葛努乙原本一直覺得自己是支配一切味道的國王,沒想到卻發現自己在自己建構起來的味道王國裡,竟然什麼也不是,這粉碎了葛努乙的本位主義,他聞不出自己到底是什麼,只是一團灰色的霧,這種對自身的恐懼讓他不得不返回人群,披上有人類體味的外衣,葛努乙特調的的體味香水,以掩沒自己的什麼也不是。
當他噴上體味香水,馬上受到所有人的歡迎,甚至穿上有生以來第一套上流社會服裝,葛努乙第一次發現,原來要當人是這麼的容易,這一段的嘲諷之極,令我折服不已,人並沒有因為多了腦袋,而比狗多上幾成的判斷力。
書裡的葛努乙,完全脫離了世俗道德規範,是不接受道德管束的,所以當所有人高喊惡魔要將他處刑,卻折服在他塗抹在身上的香水之下,這在書裡看來,是一個大大的嘲諷啊!

電影裡還有一段我也不是很喜歡,當里希拿著劍走上處刑台,電影裡是描述里希原本很生氣,後來才折服在葛努乙的香水下。
但這似乎很不合情理,葛努乙的香水讓全廣場的人都折服了,卻讓里希直到走到面前才折服?雖說里希對他懷著女兒被殺害的滿腔怨氣,但是廣場的群眾原本也都是憤怒的想殺掉葛努乙這個惡魔啊!
我比較喜歡書裡的描述,當里希走上前時,是葛努乙自己覺得里希是要來報仇的,沒想到,因為葛努乙身上有里希女兒的味道,反而讓里希想要收他為兒子,這是個很震撼的諷刺,電影裡卻用如此俗氣的手法表現,讓人為之扼腕。

很喜歡香水這本書,是因為書裡藉著葛努乙,透露出許多對人性及社會的嘲諷與批判,但在電影裡,葛努乙成了一個只是想被愛的平凡人,對我來說,有種葛努乙不再是葛努乙的失落。
儘管電影裡的情節幾乎都很符合書裡的情節過程,該出現的場景人物都有出現,但是葛努乙的意識型態卻被扭曲了,雖說電影有改編的權利,但這是我第一次這麼不喜歡改編的電影,我覺得這已經不是作者當初所想表達的香水了,而是一齣變調的香水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邱小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